为提升绿色金融支持高质量发展和绿色转型的能力,大力发展绿色信贷,人民银行近日下发了《关于开展银行业存款类金融机构绿色信贷业绩评价的通知》,并制定了《银行业存款类金融机构绿色信贷业绩评价方案(试行)》。绿色信贷业绩评价结果纳入银行业存款类金融机构宏观审慎考核(MPA)。
从2016年人民银行等七部委印发《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到近期绿色债券和绿色贷款纳入MLF合格担保品、人民银行出台上述方案将绿色贷款纳入MPA等具体政策,再到多个省市出台加快绿色金融发展的实施意见,以及一些地方政府已经在实施贷款贴息、风险损失补偿、绿色担保等支持措施,既为节能环保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也为绿色金融业务快速发展带来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8月18日,在由《每日经济新闻》主办、融和科技和普益标准协办的2018绿色金融研讨会上,兴业银行(14.68 -1.08%,诊股)绿色金融部处长赵建勋在演讲中指出,绿色发展融资需求缺口巨大,金融机构将迎来重要的战略发展机遇期。绿色金融将为商业银行提供巨大的盈利空间,并成为推动商业银行经营转型的重要抓手。
绿色金融发展也需要科技赋能。京东金融风险管理部产品负责人孟繁星在演讲时就提出,对中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是向规模化和产业链方向发展的。在这个过程中数据技术会起到更大的作用,发展绿色金融,数据科技有很大的用武之地。
银行可在四方面发展绿色金融
从市场层面来看,绿色经济与绿色发展需要巨大的金融资源投入,可以说当前和未来,国内环保市场的需求与日俱增。
根据相关机构测算,从2015年到2020年,我国绿色发展的投资需求约为每年2.9万亿元人民币,其中政府出资比例只有10%~15%。
兴业银行绿色金融部处长赵建勋发表演讲指出,绿色发展融资需求缺口巨大,金融机构将迎来重要的战略发展机遇期。银行业以服务绿色产业的发展为支点,加强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培育新的利润增长点,实现盈利和增长模式的转变。
赵建勋指出,绿色金融是兴业银行差异化特色化发展的一项非常成功而且重要的内容。早在2006年,兴业银行就率先在国内推出首个绿色信贷产品节能减排贷款,开辟了绿色金融市场新蓝海。通过绿色金融单个产品创新,在没有任何可借鉴经验的情况下,兴业银行摸着石头过河,不断开拓进取,于2008年在国内首先采纳了赤道原则,成为中国首家赤道银行。
随着绿色金融探索实践的不断深化,兴业银行制定了明确的绿色金融战略规划,在集团内将绿色金融业务打造成为战略核心业务,致力于成为一流的绿色金融综合服务提供商和领先的绿色金融集团。
结合兴业银行的实践,赵建勋重点介绍了当前商业银行在绿色金融领域可以大有作为的几个方面。
第一,服务供给侧改革,绿色金融可以做的事情很多。发展绿色金融,帮助传统产业进行绿色改造,支持运作环保产业快速发展,协助完善绿色金融基础设施,是实现绿色发展的重要措施,也是供给侧改革的重要内容。在国家战略和各项政策的推动下,绿色金融正在对我国经济产生全局性多层次的积极影响,并成为供给侧改革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发力点。
截至2018年6月末,兴业银行在五个绿色金融实验区已累计投放绿色融资2600亿元,占全行绿色融资的18%左右,绿色金融实验区成立一年以来,已合计提供绿色融资服务近800亿元。
第二,支持“一带一路”倡议,助力中国企业走出去。绿色金融将环境与社会风险管理的实践经验带入“一带一路”的项目融资中,可以有效降低项目建设及融资在环境和社会方面的风险,共建绿色丝绸之路。
第三,促进绿色消费,引领绿色生活。商业银行的零售客户几乎涵盖所有人群,有责任通过合适的方式来推动这些客户形成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同时这也是一个很具潜力的市场。以兴业银行为例,2010年该行就发行了国内首张低碳主题信用卡,设置了购碳基金,持卡人每刷卡消费一笔,即可捐赠一分钱至该基金账户,用于集中购买碳减排量。目前累计发卡量超过72万张,低碳系列信用卡累计购买的碳减排量超过了31万吨。
第四,开展绿色金融同业合作,共建绿色金融体系。金融机构之间在绿色金融业务上可以进行更多的合作,既更好满足了企业的综合性个性化的金融需求,也分散了金融机构的风险。
先进入者吃得头啖汤
作为中小银行的代表,北京银行在绿色金融领域也有丰富的探索经验。北京银行小企业事业部总经理徐毛毛指出,北京银行高度重视绿色金融,尤其是今年以来,银行对于绿色信贷统计工作的要求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在战略规划层面,北京银行多个五年规划都将绿色发展理念融入其中,明确提出将绿色金融作为全行特色金融发展的主要方向和重点任务。到去年末,北京银行的绿色贷款余额超过了500亿元,其中服务的对象85%是小微企业,累计为3000户的绿色节能企业发放贷款近1500亿元。
在产品创新方面,北京银行和政府合作推出节能贷、节能补贴贷,以及投贷联动等。其中节能贷是用未来收益权作质押。
此外,北京银行创新多种融资渠道。比如2016年10月,北京银行联合主承销北控水务28亿元绿色债。
对于绿色债等绿色资产市场,西南财经大学信托与理财研究所所长翟立宏在演讲中表示,绿色环境最深入人心,最能得到全国上下一致拥护,因此绿色金融业务有非常深厚的社会基础、经济基础、民意基础。
翟立宏指出,相对于信贷和债券,绿色资产支持证券尽管起步最晚,但是发展势头良好。在最近一段时间债市相对萎靡的情况下,绿色资产支持证券发行仍然大幅增长。
在翟立宏看来,信托业务本身的特点和绿色金融非常契合。信托最重要的特征就是资产独立、风险隔离,长期规划、弹性设计,信托的特征不是短平快。所以一旦涉及长期的、链条长的、辐射面广的业务,需要有更多创新性的弹性化设计来提供融资。不过目前存在的问题是,绿色信托理论体系尚不成熟,业务模式也不明确,有待深入探索。
翟立宏指出,首先在新的资管新规之下,金融服务于实体经济,这个定位和绿色金融的方向是一致的,所以这个战略方向只能强调不能弱化。
对于绿色信托,翟立宏认为,这一领域还需要政策引导。相对于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信托领域的政策支持仍然处于空白状态。
翟立宏分析道,资管新规之下的银行理财细则还未正式出台,因此,信托细则还要再等一等。资管新规下的信托细则出来之后,绿色信托的业务模式会更清晰。
对于绿色金融现存的问题及未来展望,翟立宏坦言,第一是行业基础设施建设有待提高,主要是税收机制等方面。第二是激励体系尚未成熟。因为绿色金融本身投资价值不能在短期体现,与金融行业的短期逐利性有一定偏离度。所以我们现在的政策指引激励制度还有所欠缺,对市场影响有限。绿色产业竞争强度低,很少金融机构介入,现在已经进入了的金融机构吃得头啖汤。但是从整个事业的角度来说,还需要更多的市场主体进入。第三就是业务发展,目前收益不确定性大,内生性盈利机制的形成,包括业务模式、产品模式、商业模式、管理模式、运营模式等都在摸索阶段。
针对目前面临的问题,翟立宏从四个方面给出了方向性的建议,第一就是绿色金融的法律体系建立健全;第二就是绿色金融相关政策应该更加完善;第三就是产品种类更加丰富;第四个就是市场力量在绿色环保产业中逐渐强化。
数据科技有很大用武之地
绿色金融发展也需要科技赋能。京东金融风险管理部产品负责人孟繁星在演讲时指出,对中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在向规模化、产业链方向发展。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可以看到,数据技术也会起到更大的作用。发展小微企业和绿色金融数据科技有很大的用武之地。
孟繁星指出,主要在三个方面利用数据科技。第一就是在营销方面,数字技术在营销方面是最擅长的,无论是个性化营销还是精准营销,还是利用在线技术和移动互联网技术营销,都取得很大的成果。第二就是风控。利用数字技术在个人端、网贷和小额信贷都可以实现基于数据来驱动风控决策,实现秒批。在小微企业方面,我们也看到,数据决策越来越起到很大作用。第三就是运营。通过数字技术来提升对客户自身的生产运营效率。比如京东金融在农村金融领域,在羊场的栏里设置数据图像的采集基础设施,持续监控水的环境,还有牲畜的情况等等,一方面可以大幅提升养殖场自身的运营管理效率,另外一方面也可以利用采到的这些信息和数据来进一步提升后期保险、信贷等方面的金融服务。
在这方面,飞贷金融科技的探索也提供了很好的启示。飞贷将移动端信贷中,整个流程需要的技术作了集成,并且产品化。飞贷产品涵盖了银行等金融机构从最前端的获客到中间的大数据,再到风控决策,以及整个过程的客户管理和贷后管理的全流程。
“也就是说,我们传统的金融机构在具备了上述整套技术的时候,就可以全流程地把移动信贷业务做起来。”飞贷金融科技联合创始人卜凡德指出,银行业在整个运营过程当中会建立可视化的产品,可以看到所有业务流实时的客户动态数据。也就是当一个客户进入到体系之内,他是否下载了,是否注册了,是否申请了,以及所有贷后表现都是被监控的。同时,这个体系也可以实时扫描所有客户的金融画像数据,完成对一个人的金融业务属性的判断。
科技提升银行反欺诈能力
金融业务中风控是核心,传统的风控更多的是借助人的判断,最近两年兴起了量化风控技术。这需要依靠能够对风控进行识别的大数据模型,并且叠加了一些特殊技术。
卜凡德介绍,飞贷的量化风控平台涵盖了贷前贷中贷后每一个模块,并且在这之上建立了风险的监控体系,可以做到实时的动态定价。
在互联网领域,风控的挑战除了要去衡量一个客户的信用风险之外,更大的问题是欺诈风险,因为这并不像传统的业务在网点里和人面对面。
卜凡德介绍,飞贷还引入了设备指纹,这是集成了整个移动端信息的一个加密算法。通过设备指纹可以识别和锁定设备。卜凡德补充道,并不是借此扒取设备的信息,而是通过这种算法能识别出这台设备。通过这些获取的数据可做很多拦截规则,能够很有效地防范互联网领域与金融相关的欺诈。
对此,孟繁星也介绍称,京东金融也利用深度学习技术等人工智能技术,形成了一套构建在大数据平台之上的分布式计算的风控管理体系,包括安全风险决策平台、风险数据洞察以及风险运营决策平台等模块。以安全模块为例,其中就包括了设备识别、人机识别和生物识别等独特技术。比如生物识别,现在可以根据用户使用手机、平板电脑等不同设备使用时的习惯,如手指触点的大小,滑动的速度,滑动的斜率等,大概超过一百种指标,通过深度学习建模识别使用当前设备或者账号的用户是否是本人。
当然,风控只是银行运营价值的一部分。在论坛上,针对银行的价值分析,融和科技首席专家陈宝珠指出,这可以从五个角度进行分析,首先就是银行的盈利性,第二是安全性,第三是流动性,第四是成长性,还有一个是效益性,就是对自己运营的综合管控。在这些方面,相关技术还可以通过和外部银行对比,帮助银行看到自身和其他银行之间的差距。
中原银行(计财部副总经理(主持工作)毛飞对此指出,银行是一家经营风险的企业,所以综合来看,银行的营收能力、成本管控能力和风控能力决定了一家银行的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