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税降费,就是用政府收入的‘减法’换取企业效益的‘加法’、市场活力的‘乘法’。”税务总局减税办常务副主任、收入规划核算司司长蔡自力4月23日在税务总局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一季度全国累计新增减税3411亿元。其中,2019年新出台政策减税722亿元,2018年出台减税政策在2019年翘尾新增减税2652亿元,2018年到期后2019年延续实施政策新增减税37亿元。
《金融时报》记者获悉,税收监测数据显示,全国重点税源企业信心指数止落回升4个点,即从2018年四季度的121.16上扬至2019年一季度的125.23。这表明企业投资意愿增强,预示二季度企业生产经营将呈向好态势。
随着大规模减税政策相继落地,税收收入增速明显回落。一季度全国税务部门组织税收收入41637亿元(已扣减出口退税),增长6.1%,比去年同期增速回落11.7个百分点。
小微企业普惠性减税成效显著
我国小微企业数量大、分布广、类型多,是促进创业创新和保持就业稳定的主力军。蔡自力认为,国家推出小微企业普惠性税收减免政策,着力于增强小微企业发展动力,激发微观主体活力,提振市场信心,推动形成积极的社会预期。
目前,我国小微企业普惠性减税政策涉及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和地方“六税两费”,覆盖了小微企业大部分主要税种。据统计,一季度小微企业普惠性政策新增减税576亿元。其中,提高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起征点新增减税149亿元,放宽小型微利企业标准和加大企业所得税优惠力度新增减税287亿元,地方“六税两费”减征政策新增减税140亿元。
蔡自力概括称,一季度小微企业普惠性减税有三大特点:
一是普惠效果好。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起征点由3万元提至10万元后,享受增值税减税纳税人新增330万户,与3万元以下免税原政策叠加后达到2900多万户;小型微利企业标准大幅提高后,享受企业所得税减税纳税人新增29万户,与原小型微利企业标准叠加后达到399万户,占一季度全部盈利企业的94%;享受“六税两费”减征政策的纳税人为1392万户。二是减免幅度大。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起征点从3万元提高到10万元后,新享受政策的纳税人户均减免增值税超过4500元,远大于3万元起征点时的1200余元;小型微利企业标准放宽和加大优惠力度后,小型微利企业户均减免所得税达13521元;享受“六税两费”减征政策的纳税人户均新增减税1007元。三是民营经济是受益主体。民营经济享受新增减税493亿元,占全部新增减税额的85.6%。
“从首季申报情况看,小微企业普惠性减税明显减轻了其税收负担,有利于激发市场活力,更好地发挥小微企业促创业、稳就业的重要作用。”蔡自力说。
个人所得税政策红利释放到位
自2018年10月1日实施个税改革起,税务机关紧紧围绕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全力确保政策红利释放到位。据统计,一季度个税改革累计减税1686亿元,人均减税855元。其中,第一步改革翘尾减税1540亿元;第二步改革即专项附加扣除政策实施3个月,新增减税146亿元,惠及4887万纳税人,共有2000多万纳税人因享受专扣政策而无需缴纳工薪所得个人所得税。两步改革因素叠加,累计有9163万人的工薪所得无需缴纳个人所得税。
同时,专项附加扣除减税政策的指向性、规律性开始显现。蔡自力以年龄区间为例说:“36至50岁的人群是政策享受主力,占比达五成,绝大多数集中在赡养老人、住房和孩子教育,人均月新增减税348元,是获益最大的群体。35岁以下的年轻人群体,六成集中在住房租金或住房贷款支出,人均月新增减税249.6元。50岁以上群体,特点也很鲜明,以赡养老人居多,人均月新增减税229元。”
总体来看,本次个人所得税改革提高了起征点,优化了税率结构,设置了专项附加扣除,减税红利既覆盖了更广泛人群,又较好地体现了个性化和差异化,其积极效应将进一步显现。
企业“开好票”“报好税”保障充足
深化增值税改革是今年减税降费政策的“重头戏”,税务部门如何确保企业4月1日“开好票”、5月份“报好税”?税务总局税收宣传中心主任兼办公厅副主任付树林给出了答案。
为确保“开好票”,税务部门一方面明确操作措施,比如专门制发《关于深化增值税改革有关事项的公告》,解释了纳税人在改革前发生的业务改革后发生调整如何开具发票问题;另一方面完成软件升级,截至3月28日,全国应升级939万户一般纳税人开票软件全部升级到位。
“开好票”是基础,“报好税”是关键。付树林表示,税务总局4月12日印发《关于做好2019年深化增值税改革第二阶段“报好税”相关工作的通知》,明确了具体措施和工作要求,主要是做好“两更新、两辅导、两核实”,即更新完善申报表,更新升级征管系统;规范开展政策辅导,细致开展申报辅导;对生产、生活性服务业纳税人行业归类进行申报前初核、申报期复核,对所有行业一般纳税人申报数据进行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