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日,人民银行发布消息称,为支持实体经济发展,降低社会融资实际成本,决定于2020年1月6日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不含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和汽车金融公司)。
降准如期而至,8000多亿元的资金将为2020年实体经济发展带来强劲动力。
实际上,在此之前,市场对降准已有普遍预期。国务院总理李克强2019年12月23日在成都考察时表示,国家将进一步研究采取降准和定向降准、再贷款和再贴现等多种措施,推动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明显缓解。此外,国务院近日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做好稳就业工作的意见》提到,落实普惠金融定向降准政策,释放的资金重点支持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融资。
货币政策实施的一大“主线”是支持实体经济。人民银行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降准是全面降准,体现了逆周期调节,释放长期资金约8000多亿元,有效增加金融机构支持实体经济的稳定资金来源,降低金融机构支持实体经济的资金成本,直接支持实体经济。其中,仅在省级行政区域内经营的城市商业银行、服务县域的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和村镇银行等中小银行获得长期资金1200多亿元,有利于增强立足当地、回归本源的中小银行服务小微、民营企业的资金实力。
“本次降准的直接效应是降低银行资金成本,增加金融机构信贷投放能力。”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具体谈到两方面的直接影响:首先,商业银行无论从存款还是从金融市场融资所支付的成本,都要高于存放在央行的法定存款准备金收益。因此,本次降准将直接带动银行资金成本下行——本次降准释放资金8000多亿元,按照一年期存款利率(1.5%)计算,成本下降120亿元左右,而参照1年期MLF利率(3.25%)计算,则成本下降260亿元左右。银行资金来源成本下降,将激励银行在向实体经济贷款时下调利率。此外,降准的另一个直接作用在于增加了银行的可贷资金来源,这在当前存贷比高企的背景下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预计在降准效应带动下,2020年针对实体经济的信贷和社会融资增速有望小幅上行。
央行方面预计,此次降准每年将降低银行资金成本约150亿元,通过银行传导可降低社会融资实际成本,特别是降低小微、民营企业的融资成本。天风证券银行业首席分析师廖志明认为,这将对银行构成明显利好,或提升盈利增速约0.6个百分点。此外,降准有利于经济更快企稳,资产质量有望改善,支撑银行股估值提升。
除了8000多亿元长期稳定的资金外,廖志明分析称,考虑到1月份也是普惠小微贷款定向降准考核期,2019年银行投放普惠小微贷款力度较大,预计将有更多的银行达到150个BP(基点)优惠档,将额外释放一定的流动性。
需关注的是,此次降准也有即时性需求。华泰宏观李超团队在报告中指出,本次释放长期资金将对春节期间的流动性缺口产生一定的对冲。“据测算,1月份逆回购/TMLF/PSL到期、春节取现、缴准、财政收缴、专项债发行可能共带来约3.2万亿元的资金缺口,预计央行除本次降准外,1月份还可能进行其他多项货币政策操作。除逆回购投放、MLF、TMLF及类似工具外,建议关注PSL放量及类似TLF、临时准备金动用安排等创新工具。”
“此次降准有利于提振投资者的市场信心,对股市将形成利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表示,全面降准将进一步发挥货币政策工具逆周期调节作用,巩固当前逐步企稳的宏观经济,对上市公司业绩带来提升。
不过,再次释放8000亿元资金也让外界关注“货币政策取向是否发生改变”。对此,人民银行强调,将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灵活适度,不搞大水漫灌,兼顾内外平衡,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货币信贷、社会融资规模增长同经济发展相适应,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为高质量发展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
新网银行首席研究员董希淼提到,预计今年我国货币政策将保持稳健基调,加大调节力度,保持流动性灵活适度,在稳增长、调结构、防风险等多重目标中寻求平衡。具体来看,一是继续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更好地服务于稳增长;二是更强调结构性、定向性调整,不会搞大水漫灌;三是加快利率市场化进程,提升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四是积极稳妥地防范金融风险,稳定宏观杠杆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