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中秋假期的消费市场依旧火热。
“我们的剧本杀每天一共有6个场次,每个场次达到7人即可开场,中秋假期的所有场次在9月17日就被订满了。”北京市望京地区一家剧本杀门店负责人告诉《证券日报》记者,近日每天都会接到顾客的咨询电话。
9月20日21时左右,记者在北京市前门步行街注意到,吃饭、逛街的游客如织,有些小吃店门前甚至出现排队情况。一位顾客告诉记者:“假期想带全家人出来大吃一顿,没想到在饭店排队等号就用了1个多小时。”
近日,前门大栅栏正在筹办“民俗文化节”,很多售卖民俗手工艺品的商铺引来大家围观。据现场工作人员介绍,目前民俗文化节只是预热阶段,将于10月1日正式开幕,届时会有更多商家入驻,“民俗文化节并不只是简单地卖东西,更多的是展示老百姓的生活,很多店铺和民俗需要顾客用心去感受”。
秋意渐浓,消费者们“品鲜”的热情也随之高涨。京东七鲜超市相关人士告诉《证券日报》记者,中秋佳节,为了让顾客在门店能有良好的购物体验,感受浓厚的中秋氛围,七鲜超市在全国线下门店都布置了中秋大街,供顾客选购节日礼品。同时考虑到部分顾客无法到店,七鲜还在线上准备了一条“中秋大街”,供顾客“云逛街”。
作为消费市场的“顶梁柱”,汽车消费不得不提。河北省定州市云天东风风神4S店工作人员向《证券日报》记者介绍,中秋假期店内开展了多项促销活动:“假期内销售总量较平时增加了30%,一是因为中秋假期大家都有时间来试驾;二是因为芯片短缺、供应紧张,叠加店内开展优惠活动,不少购车者选择当下就把车开回家。”
值得一提的是,在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基础上,各地各行业纷纷抓住“金九银十”消费旺季有利时机,推出各类举措促消费。
9月18日,商务部发布2021年9月份至10月份各地促消费活动预告,《证券日报》记者梳理发现,其中涉及北京市、河南省、吉林省、广东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等2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活动项目达1340项,涵盖衣食住行、休闲娱乐等各个方面。
“从往年经验看,每次小长假都会带来一波旅游消费高峰,特别是在‘假日效应’带动下,旅游业及相关餐饮、酒店、交通、商超、娱乐等领域都会迎来强势增长,对于消费市场乃至国民经济的提振都极具意义。从这个角度看,激活节日消费市场是非常有必要的。”苏宁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付一夫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经济研究部副部长刘向东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激活节日消费市场有助于推动文旅消费、耐用品消费、儿童老年消费和礼品消费,在满足居民节假日消费需求的同时,可以带动更多中小微企业恢复经营,增加就业岗位,有效形成高质量的经济循环。
展望四季度如何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付一夫认为,短期来看,应以促消费为政策抓手,继续大力推动新型消费业态的壮大,积极发展文旅、会展等产业,继续支持包括吃、行、游、购、娱等在内的夜间经济发展,以激发民众消费热情,带动服务业“加速跑”。同时,要引导各类资本投向5G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领域,推动柔性生产线、敏捷供应链建设,反哺新消费的繁荣与成长。
在刘向东看来,未来促进消费的重点在于数字消费、绿色消费等新型消费领域,既能有效适应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的居民消费需要,也能有效适应高质量发展消费需要,满足居民的个性化、品质化、便利化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