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暴涨 五部委发文控价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7-02-17  浏览次数:183
核心提示:  记者从山东省发改委网站获悉,为巩固化解产能成果,提高钢材有效供给水平,近日发改委、工信部、质检总局、银监会、证监会五

 

  编者按:今年一季度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5%,同比环比均有所回落。今日刚公布的3月工业利润增速也出现回落。有分析指出,我国工业经济下行风险值得警惕,要避免盲目扩张。

  中国中小企业信息网讯 今日(4月27日),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1-3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11740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2.1%,增幅比1-2月份回落5.1个百分点。其中,3月当月实现利润4649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5.3%,增速比1-2月份回落11.9个百分点。

  分经济类型看,1-3月份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利润3412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7.6%;集体企业实现利润178亿元,增长7.5%;股份制企业实现利润6843亿元,增长12.9%;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实现利润2688亿元,增长7.1%;私营企业实现利润3757亿元,增长17.8%。

  在41个工业大类行业中,29个行业利润比去年同期增长,9个行业利润比去年同期减少,2个行业由同期亏损转为盈利,1个行业亏损比去年同期减少。主要行业利润增长情况:农副食品加工业利润比去年同期增长9.9%,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7.2%,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3.3倍,通用设备制造业增长8.5%,汽车制造业增长10.6%,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7%,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36.8%,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长90.5%,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下降4.5%,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由同期亏损转为盈利。

  3月工业利润增速大幅回落 主要受九行业影响

  3月规模以上工业利润增速大幅回落,原因何在呢?

  国家统计局工业司于建勋博士表示,3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同比增幅比1-2月回落11.9个百分点,主要是由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汽车制造业等九个行业的影响。

  于建勋说,这九个行业有的是3月份利润增速比1-2月份回落,如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有的是从1-2月份大幅扭亏变为3月份的利润少增,如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有的是3月份利润下降幅度加大,如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利润增速由1-2月的-34.9%降为3月的-49.6%;有的是从1-2月份的利润增加转变为3月份的利润减少,如汽车制造业。这九个行业共拉动3月份实现利润同比增幅比1-2月份回落12个百分点。

  工业经济下行风险值得警惕

  工信部日前公布数据显示,一季度工业增速是9.5%。这个数字明显低于去年同期11.6%的增速,也低于今年年初工信部确定的10%的预期增速。

  对此,工业和信息化部新闻发言人、运行监测协调局局长肖春泉表示,工业增加值增速仍处于合理的区间内。速度回落,有利于缓解资源环境的压力,也为调结构和转方式预留了一定的空间,引导有关方面将发展的重点转移到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上来,同时,我们也认为,工业发展在持续多年高速增长以后,在当前这种情况下,适度回调是正常现象。

  但同时,肖春泉指出,我国工业经济面临着一定的下行压力。从宏观层面来讲,有效需求不足,对工业发展形成了一个比较大的制约。从微观层面来讲,企业面临的困难比较多。由于需求不足,市场销售不畅,在当前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的情况下,这个矛盾更加突出。

  相关经济数据也显示,目前我国宏观经济下行压力确实很大。

  赛迪智库近日发布报告也显示,一季度,工业增长不及预期,整体呈低位运行,今年上半年我国工业经济都将呈弱势复苏状态。

  肖春泉表示,对微观层面反映出来的困难和问题需要引起重视,这就要求我们面对困难,针对不同地区、不同行业经济运行的特点,以及成本构成的差异,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做到有备无患,把握经济运行主动权。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专家陈永杰建议,企业自己要转变企业的发展方式,完善内部的治理结构,提高员工素质,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特别要扩大产品和服务的附加值。还有要加强企业生产经营的财务管理,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现在还有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就是,要避免盲目扩张,现在一些企业出现问题,好像都与盲目扩张有关系,所以减少盲目扩张才能够减少重复建设,在这种情况下增强企业自身的竞争力,否则我们可能工业的增长率的下滑和效益下滑还会继续。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25日召开的会议指出,我国经济运行仍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面对新形势,要未雨绸缪,加强研判。会议打出了提振经济的三记“政策拳”,即宏观政策要稳住,微观政策要放活,社会政策要托底。

  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袁钢明认为,解决经济问题的关键在于释放中小企业活力。今后不应再简单重复以政府为主导的大项目投资,而应切实支持中小企业和民资参与。他建议,进一步放宽民间资本投资限制,对中小企业进一步减免税负。(编辑:谢海燕)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