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中小企业攀枝花网 » 重要新闻 » 列表 » 正文

乡村振兴战略政策体系逐渐形成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03-05  来源:经济参考报  浏览次数:891
核心提示:从党的十九大报告,再到年初公布的中央一号文件,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已有了明确的部署,今年进入了实施之年。而如何通过完善各方面的政策法律体系,有效推进乡村振兴,也成为了今年两会的热点话题。多位代表委员表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先从提质增效、完善基本经营制度和绿色发展等方面着手,争取按照中央提出的时间表,到2020年基本形成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
  从党的十九大报告,再到年初公布的中央一号文件,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已有了明确的部署,今年进入了实施之年。而如何通过完善各方面的政策法律体系,有效推进乡村振兴,也成为了今年两会的热点话题。多位代表委员表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先从提质增效、完善基本经营制度和绿色发展等方面着手,争取按照中央提出的时间表,到2020年基本形成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

 

  提质增效:供给侧改革要质量兴农

  围绕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去年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了“必须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走质量兴农之路”的重要部署,而如何实现农业的提质增效,代表委员提出了很多重要建议。

  “我们深刻地感受到,人民对优质农产品的诉求很强烈。农业提质增效,实际上是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需求的客观要求。”全国人大代表、湖南临武舜华鸭业公司董事长胡建文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要解决供给侧的问题,就要解决工业商业资本办农业的问题,要改变观念,不能“畏惧”资本下乡,有了资本,才能促进农业技术的发展。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在提案中建议,以土地整治为供给引擎推进我国农业转型升级。提案建议,要全面推进“土地整治+高标准农田”的土地整治模式。农村土地整治项目,必须按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实施,整治后的耕地划入永久基本农田。此外,还必须做好土地整治与土地流转有效对接。积极培育当地主导产业和优势项目,吸引各类主体参与项目区土地流转,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在提质增效的过程中,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全国政协委员、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农业部副部长张桃林表示,要以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的抓手,坚持绿色发展,加快推进农业由高产量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尤其要把提供更多优质、安全、绿色的农产品放在特殊位置。要做好生产管控,推进生产过程的绿色化,大力推进、大力发展标准化、绿色化、品牌化的生产。尤其要持续推进农药、化肥、抗生素等农用化学品的减量使用,保证优质安全的农产品是“产出来”的。

  全国人大代表、湖南古丈县默戎镇牛角山村党总支书记龙献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农业供给侧改革领域要注重补短板。他说,“农业投资周期长、回报期慢,一环扣一环,如果不把握好,很容易造成风险。因此,建议要做好精深加工,大力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逐渐推动结构转变。”

  夯实基础:进一步完善基本经营制度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要强化制度性供给。其中,重点是要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同时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给农民和农业投资者吃了一颗“定心丸”。在此基础上,一些体制机制创新,也开始有序推进。

  处理好农民和土地的关系,仍然是深化农村改革的主线,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政策问题。对此,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的提案建议,及时修改物权法、担保法、土地管理法、农村土地承包法等相关法律法规,明确规定农村承包地的所有权、承包权和经营权“三权”在占有、使用、收益和处置方面的权利边界、权利内容和应承担的责任。要加快推进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夯实农地“三权分置”的产权基础。还要完善农地金融二级市场建设,要以政府资金积极引导社会参与,增加农地金融市场的信贷资金,同时要多方参与构筑稳固的风险担保体系,优化现有的担保信用结构。

  上述提案建议,加快推进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夯实农地产权基础。一要严格对土地确权登记的过程监管,加快证书发放进度。二要多部门协同合作,集中化解土地确权登记中的争议和难题。三要积极打造土地承包信息管理和应用系统。建立多层级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管理信息系统,实现网上登记、网上查询、网上办理等多功能合并,促进土地确权登记颁证成果转化。

  据悉,目前我国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试点工作进展顺利。根据农业部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全国实测承包地面积15.2亿亩,已经超过二轮家庭承包耕地面积,确权达到面积11.1亿亩,占二轮家庭承包耕地账面面积的82%。农业部农村经济体制与经营管理司司长张红宇表示,今年全国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将要全面结束,为未来推动“三权”分置,发展多种形式的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以及第二轮承包到期后再延长承包期30年和完善相关制度,都起到了基础性的作用。

  绿色发展:生态环境要站上新高度

  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将生态宜居作为新时代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总要求的重要方面,对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提出了新要求新部署。因此,如何有效加快推进新时代农村环保工作,成为了今年两会农村话题的热点。

  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央委员会今年两会提案建议,完善农村环境政策法规和标准体系,包括研究制定农村环境设施建设中用地和运行电价等扶持政策,通过税收、贷款等财税政策引导,支持农村环保企业发展,吸引社会资金投入农村环保,鼓励各地结合实际制订农村环境保护法规和技术规范等。此外,还要理顺农村环境保护体制机制,按照《关于加强“以奖促治”农村环境基础设施运行管理的意见》要求,抓紧建立农村环境设施管护长效机制,确保“建成一个、运行一个、见效一个”。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在提案中建议,要将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整体规划作为乡村振兴总体规划的重要内容,明确总体思路、重点任务和优先顺序,并根据乡村振兴的阶段性目标进行量化。要加强制度、政策供给,针对农村环境保护和治理,研究开展国家专门立法并完善相关法规体系,明确责任主体并厘清职责,纳入地方部门考核。此外,鉴于乡村环境治理涉及面广且带有很强的公益属性,仅靠乡村自身经济发展难以支撑,需要财政进一步加大投入。

  就此,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央委员会在另一份提案中特别提出建议,通过健全农业补贴保障机制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一是开展多样性生态环境保护补贴,包括建立环境受限制地区补贴,建立农业生态环境保护补贴等;二是探索建立生产方式结构调整补贴,包括对种植业中主动减少化肥、农药使用和在养殖业中减少牲畜存栏量进行补贴等;三是整合林业经济补贴与农业生态环境补贴;四是建立农用地绿化补贴机制;五是建立咨询、管理和监督机构,保障补贴落实到位。

  值得一提的是,农产品安全也和绿色发展息息相关,张桃林就强调要做好源头治理,推进产地环境的清洁化。他表示,今后要按照国务院“土十条”和“水十条”的总体部署,大力开展“清水净土工程”,尤其要做好正在开展的农用地土壤污染详查工作,摸清家底,对土壤污染实施分类、分级、分区治理,从源头上保障人民舌尖上的安全。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