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字,今年上半年中国经济增长达6.8%,工业、服务业发展良好,但投资和净出口对经济的贡献率不高。今年上半年,消费、投资和净出口三大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78.5%、31.4%和-9.9%,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去年全年转正之后,在今年一、二季度再次转负。
面对“美方发起贸易战后,很多人担心对我国下半年经济造成冲击”的提问,严鹏程表示,经过这几年持续推进转变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转变经济结构,我国经济已由过度依赖投资、出口拉动,转向主要依靠消费、服务业和内需支撑,最终消费和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均已达到60%左右,外贸依存度正在不断下降。
“我国有足够的政策空间来应对世界经济不确定性冲击。”他进一步表示。
提升经济发展质量
上半年,中国经济交出了一份较为亮眼的数据“答卷”,不过,也有少数指标出现放缓。
针对这一现象,严鹏程提出,不能只看增长数量,更要看发展质量。“相关指标增速回落并不必然意味着经济增速下滑。从支出法看,GDP由最终消费支出、资本形成总额、净出口构成,但固定资产投资并不等同于资本形成总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也不等同于最终消费。比如,近年来我国消费升级步伐加快,服务性消费快速增长,占全部消费的比重不断提高,按照现有的统计口径,这一变化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指标中体现得并不充分。”
同时,他表示,就目前来讲,我国投资、消费结构正在持续优化。从消费看,消费提质扩容积极推进,今年上半年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增长了29.8%,信息、文化、旅游等消费旺盛。从投资看,民间投资、技改投资的增速持续高于整体投资水平,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农业等补短板领域的投资保持较快增长,上半年的增速分别达到35.4%和15.4%。
“(我国有)世界最大规模的中等收入群体,可以说是蕴含着巨大的消费升级需求;过去五年我国的市场主体数量增加近80%,目前已超过1亿户,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迅猛发展,新动能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1/3。”他说。
在7月17日下午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主办的第109期“经济每月谈”上,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总经济师徐洪才也对个别指标下滑进行了解读。他表示,具体在一些微观层面上,投资增长速度回落,但结构出现了优化。“今年前6个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6%,创历史新低,去年是7.2%,前年是8.1%。投资下滑的主要原因一个是基建投资下滑过快,一个原因是地方政府的降杠杆还有PPP项目规范运作加强监管。另一方面民间投资总体上是稳定的,房地产投资也是相对稳定的,这个支撑了经济增长。”
徐洪才表示,制造业投资创历史新高,增长达到6.8%,过去几年在4%、5%之间徘徊。“说明制造业转型升级有一定效果,我们低端制造业投资产能过剩,所以很难吸收过多资金。现在高端制造业加大了投资力度,传统的制造业也加快了技术转型升级,吸收了新的资本。”
释放内需潜力
那么,下半年中国经济会怎么走?
严鹏程表示,下半年,我国经济有望延续总体平稳、稳中向好态势,总供求关系基本平衡,预计物价将继续保持平稳运行态势。
不过,下半年国际经济的不确定性在增强,有可能进一步影响中国经济。
对此,严鹏程表示,中国有足够的政策空间来应对。“当前,我国财政赤字率、政府负债率较低,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拨备覆盖率较高,企业负债率趋于下降,宏观调控有足够的空间和政策工具可用。”
下半年,将坚持稳中求进这一工作总基调。具体来说,将以补短板为重点,适度扩大有效投资,完善促进消费的体制机制,释放内需潜力;继续下大力气推进重点领域改革,切实解决制约创新发展的堵点、难点和痛点,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继续推进营商环境改善和结构性减税降费,让企业轻装上阵,切实增强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继续扩大对外开放,充分发挥两个负面清单的作用,争取吸引更多的外资。
此外,严鹏程透露,下一步将加强对中美经贸摩擦中所涉企业的负面影响评估,有针对性地予以支持。
“我们有信心、有底气、有条件,也有足够的能力,以中国经济的巨大韧性和持续健康发展的确定性,有效应对世界经济的不确定性,确保实现年初确定的目标任务。”他说。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首席宏观分析师唐建伟认为,下半年经济也有不少有利条件。“中国经济韧性强,内需增长空间较大。通过促进内需增长来消化和吸收外部冲击,仍有较大的回旋余地。”
唐建伟进一步认为,在当前国内外经济金融环境下,积极财政政策的调节空间更大一些。“货币政策方面,在发达国家货币政策正常化,美联储持续加息缩表的国际大环境下,中美利差的缩小会加剧人民币汇率贬值的压力,所以中国货币政策进一步放松的空间非常有限。”
而考虑到今年上半年财政收入及税收收入增速都超过GDP增速和全国居民的可支配收入的实际增速,唐建伟指出,财政减税降费仍有一定空间。
徐洪才认为,中国经济有韧劲,但也存在诸多问题和挑战,这包括结构性降杠杆节奏和力度如何把控好。“适当增加政策灵活性可能是需要的。就怕政策叠加产生的共震效应,内外因素影响交织在一起,我们还是要把控好节奏和力度。”他在7月17日的经济每月谈上说。